循环经济并非新名词,早在1989年便由两位英国环境学家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尽管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循环经济仍未能全面普及,挑战不仅在于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调整及消费行为、习惯的改变,更在于人们需要摆脱过往线性经济快速获利的固有思维。现今,净零永续已成为全球当务之急,循环经济再度受到广泛讨论,并被视为实现净零目标的最佳解方,无论是产业龙头、中小企业、新创公司,又或是供应链的每一环,都在循环经济舞台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将促进循环经济与提升产业循环实力纳入永续发展,通过金融力量成为循环经济的最佳推手。
1、全球循环协议:引导循环转型的价值实现
循环经济的普遍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当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政策支持不足、以及企业在资源效率和循环性方面的透明度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世界永续发展委员会(WBCSD)与一个星球网络(OPN)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中共同启动开发全球循环协议(简称GCP)的系列工作,希望破解全球循环经济扩展的关键难题。
GCP是一个自愿性构架,旨在协助企业设定符合科学依据的循环经济目标、建立一致的资源效率与衡量方法、提供标准化的报告构架以促进信息透明度,并协助政策制定者提出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法规环境。主要工作主轴包括:影响分析、企业绩效与问责系统、政策构架、以及科学基础目标。
根据WBCSD与OPN的《GCP:商业影响分析-气候、自然、平等与企业绩效》,企业依循GCP构架施行,将能有效促进全球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并推动经济发展与创造就业机会。
2、催生CGP中文版:循环经济的加速实践
绿色金融一直都是永续转型的重要支持力量,循环经济在纺织、化学、电子、农业、能源等产业的实践现况、以及循环原则与设计在其产品与服务中的应用程度,企业通过GCP构架,能有效衡量循环绩效,并设定符合科学依据的循环经济目标,进一步加速循环经济的落地实践。
3、金融助力永续转型:从资金到实际行动
不论是基于风险预防或商业机会的发掘,金融业均积极投入永续相关工作。金融与银行创新发展各式绿色金融商品与服务,并积极拓展再生能源相关融资服务,同时,内部也推动废弃资源管理,展现永续转型的具体行动。
金融业对永续转型的助力不仅限于资金提供,更应着眼于具实质意义的工作,对标国家2050净零路径,将产业转型的重点行动、也就是循环经济纳入2025-2027年的永续策略主轴,纺织、化学、电子、农业、能源等产业做为推动重心,正是因为这些产业具备高资源、高废弃、以及高回收潜质,同时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转型诱因更为强烈。
4、永续是兼善天下:汇聚智慧与力量
永续金融长期支持有助于整体永续发展与产业净零转型的国际倡议与实践,近年更聚焦于气候净零、自然资本、绿色能源等议题。永续是全人类的课题,更是兼善天下的表现,参与对产业有助益的永续管理工具导入,加速产业接轨国际。
推动循环经济落地实践,促进产业升级创新,并实现净零转型。期许能汇集众人的智慧与力量,依循GCP的方法,产出优秀的实践案例,并分享至国际舞台。
5、展望未来:循环经济的在地实践
循环经济商业模式影响分析-气候、自然、平等与企业效益,未来GCP将成为企业在影响分析、设定目标、衡量、报告与揭露资源效率与循环性进展的首选行动构架。通过GCP加速企业循环经济的扩大实践,为全球永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山林田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