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西北高原首架生态观测无人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完成首飞任务
7月8日消息,川西北高原首架生态观测无人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完成首飞任务。这是中国气象局在西南四省市(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部署的第一套生态气象遥感无人机观测系统。作为若尔盖湿地生态气象“地空天”立体监测体系的一部分,它将在提升川西北高原生态气象监测评估能力,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据悉,该无人机搭载高光谱、多光谱、激光雷达、可见光及热红外传感器,可对若尔盖湿地开展植被生理参数、水体光谱特征等数据观测,并实现对地表植被长势、草畜平衡状态、生物多样性状况、湿地变化、草地沙化等的监测评估,为生态保护修复效益监测评估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2.万州至武隆短途航线开启首航
7月8日,万州至武隆短途航线正式通航。该航线飞行时长约60分钟。据了解,本次低空航线使用瑞士制造的皮拉图斯PC-12机型,飞行高度在3000—4000米,旅客可全程俯瞰沿途风光。该机型在1991年首次飞行,目前已在60个国家取得了适航证。开航前2周内,首乘特惠机票单程168元。后续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该航线不收取机建费和燃油费。每位乘客免费携带自理行李不超过1件,总重量不超过8kg,总体积不超过22×35×56厘米。
3.广西高速公路无人机巡飞集群基地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7月10日,广西高速公路无人机巡飞集群基地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基地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下属广西计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采用“集群化部署+AI智能管控”模式,依托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及沿线设施,系统布设固定式智能起降场站和车载机动式响应平台,通过无人机综合管控平台进行统一调度、智能规划,可开展自动巡检、抛撒物识别、施工管理、拥堵治理、交通事故识别、边坡灾害监测等六大场景的智能化应用。目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已在南宁、钦州、崇左、桂林、百色、玉林等8个地市部署固定式机场和车载无人机,目标打造覆盖全域高速公路的“低空天网”。
4.全球首场高高原无人机表演在平均海拔超5000米的西藏尼玛县当惹雍错湖畔举行
7月12日,全球首场高高原无人机表演在平均海拔超5000米的西藏尼玛县当惹雍错湖畔举行。活动通过500架经过高高原适应性改造的无人机,克服低压、低温、强风等高高原环境对无人机性能、电池续航及飞控系统的挑战,首次在高高原实现大规模无人机编队飞行与极具地方文旅特色的视觉展演。据悉,以后每年7至9月,尼玛县文艺进景区活动将常态化开展。
5.江西气象部门在江西省抚州市成功开展首次气象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
7月12日,江西气象部门在江西省抚州市成功开展首次气象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此次首飞试验由“小青龙”JH-1无人直升机搭载云降水探测设备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按照预设方案,成功完成10根Y1000型机载烟条的播撒作业。据悉,“小青龙”JH-1大型气象无人直升机由江西省气象局联合相关设备厂家共同研制,最大航程6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550公斤,巡航速度达100公里/小时,搭载两套播撒装置,可在目标区域云层中播撒催化剂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6.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城海岛低空快线暨大湾区城际低空快线(深圳⇌珠海东澳岛)首发仪式举行
7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城海岛低空快线暨大湾区城际低空快线(深圳⇌珠海东澳岛)首发仪式举行。该航线将原本近2小时的海陆联运行程压缩至不到半小时,将于7月26日正式通航。航线选用可搭载6人的空客H135直升机,每周六、日提供深圳蛇口港与珠海东澳岛双向航班服务,下一阶段还计划推出深圳⇌横琴低空快线。
7.首条连接上海市中心区域与江苏昆山的低空航线完成试运行
7月16日,首条连接上海市中心区域与江苏昆山的低空航线完成试运行,计划于今年8月18日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该条“昆山—杨浦复兴岛—浦东机场”低空航线,实现了从昆山到上海市中心区域的空中快速通达,形成集通勤、观光、换乘于一体的立体出行新模式。乘客抵达复兴岛基地后,可选择继续飞往浦东国际机场,或转乘陆家嘴观光航线,以及浙江嘉兴南湖、海宁、绍兴越城区等其他低空航线。据悉,去年8月,从昆山城市航站楼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低空载客运输航线完成首航。
来源:低空经济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