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工作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商纪事
让大周黄蜡制作技艺在传承中发展
时间:2020-09-15来源:政商参考 阅读:10

——记河南省长葛市人大代表、市蜂业协会会长、大周黄蜡制作技艺传承人、市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旗

        他是个智者,也是个勇者,朝着远大理想,披荆斩棘,无所畏惧;他是个商人,也是个文人,集谨慎和豪放于一身,旷达不羁,果敢坚毅。他曾说过,只想走自己钟爱之路,并努力在这条路上去发现、创造并留下极具价值的东西。他就是河南省长葛市大周黄蜡制作技艺传承人、市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旗。


(河南省长葛市人大代表、市蜂业协会会长、大周黄蜡制作技艺传承人、市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旗近照)

为传承,办厂赢得“第一桶金”

        杨旗出生在长葛市大周镇和尚杨村。明朝万历年间,杨家第九世祖杨大刚开始黄蜡产业。到清康熙年间黄蜡进贡到朝廷,皇上钦赐黄袍马褂一件。但直至1984年,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富裕起来,其原因是巢础只是养蜂的人们要。因此,生产巢础的人冬天得随养蜂人跑到江浙、云贵一带。夏天又要赶到山西、内蒙等地。但换回来的大都不是现钱,而是黄蜡。换蜡少的人家,只好拎着篮子沿街叫卖,三两二钱地零销;多的就只能到河北南夏口一家黄蜡厂去卖。由于路程远该厂收购时又压低价格,不给现钱,不少人家终日忙忙碌碌,但所赚无几。至1984年年底,和尚杨村几乎家家积存黄蜡,但已有百分之八十的户不再生产巢础了。

        看到这情景,曾经当过教师、干过村办企业会计的杨家第21代黄蜡制作工艺传人杨旗心想,上百年来,和尚杨村群众靠生产巢础挣钱,但现在,“卖蜡难”断了群众的致富之路,我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乡亲们打开致富之门。

        1985年,杨旗所在的和尚杨村巢础加工厂形势不好,面临倒闭,杨旗出资就承包了下来,改名和尚杨蜂蜡加工厂。自此,他开始了与黄蜡的不解之缘。

        由于信息闭塞,蜜蜡加工厂生产出的蜂蜡一度滞销。为了给蜂蜡找销路,杨旗想到了外贸出口。由于没有出口权,杨旗决定到沿海城市寻找拥有出口权的公司进行挂靠。1986年的一天,杨旗怀揣300元钱和蜂蜡样品只身南下,这300元还是舅舅卖牛借给他的。时至今日,杨旗还清晰地记得他的出行路线,郑州—成都—南宁—广州—汕头—厦门—上海。“我穿着一身破旧的粗布衣服,满脸灰尘,还要想方设法节省开支。”让他记忆犹新的还有当时的窘况。在约见一家厦门企业的负责人时,对方正在打电话。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杨旗就在旁边硬生生地站了一个多小时。对方挂断电话,问清来意后,让他留下样品就打发他走了。当时,杨旗没有料到,对方会成为自己的第一个大客户和日后的好朋友。

        转了一圈后,杨旗怀着踹踹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默默等待。10多天后,一封加急电报让近乎绝望的杨旗大喜过望。发电报的正是上海那家企业的负责人,对方向他下了5吨黄蜡的订单。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能卖出50斤蜂蜡就已经不错的了,可想而知,5吨的订单对杨旗的鼓舞有多大。自己厂的产量有限,他就向附近的村民收购进行加工。首批5吨黄蜡发出去没多久,对方又向他下了20吨的订单。这让杨旗挣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同时,也让他看到蜂蜡市场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更为深远的意义是,杨旗的成功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黄蜡加工。至今,当地600多户人家,有500多户从事黄蜡加工。他还带动周围近20个村庄共同从事加工,走上了蜂蜡致富的道路。目前,和尚杨村已成为全国黄蜡加工基地。

奋登攀,使制作技艺在发展传承

        随着企业神奇般的壮大,1989年,杨旗把公司搬到了省会郑州。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他打破单一买卖蜂蜡的经营模式,开始全面经营系列蜂产品,迈上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的生产型企业之路。但离开故乡的杨旗感觉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乡亲们给他送原材料需要长途往返,很是不便。于是,2000年,杨旗再次回到家乡创办了长葛市星阳蜂产品公司,并拥有了出口权。这一次,他下定了决心要专注蜂蜡加工,而且一定要闯出个名堂来。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杨旗不仅要坚守和传承传统工艺,还要探索传统产业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下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的黄蜡加工方法是把原料放进大铁锅内用柴火高温熬制、高压挤制,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全凭制作者的经验掌握。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包括近10道工序,全部靠制作者手工完成,耗体力、效率低、经济效益小。为了求得更大发展,他不断改进设备、优化工艺。筹资建起了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实验室、化验室、车间、仓库,投资购置了先进的蜂蜡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建起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生产线。还与郑州大学、省轻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同成立了市级蜂蜜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薪从省内外聘请了技术人员,组建了技术研发部。他集思广益,制定了一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颁布了公司严格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形成了工厂、车间、班组三级企业管理体系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企业管理制度。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主要因素均提出了具体标准要求。这些严密的标准,是企业干部职工必须执行的“法典”。有了它,每个职工都明确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标准办事的原则,对不按标准操作造成质量事故者,公司严肃处理。

        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使检验渗透到每道工序中,自检、互检、抽检,环环相扣,确保了次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出厂。2001年12月,在抽样检查时,杨旗发现一千多斤含有杂质的黄蜡已装箱待运,立即叫来质量检验员,严肃地责问:“为什么把不合格黄蜡装箱?”质检员说:“熬蜡工人不小心将蜡熬过头了,咱要是不趁这批货卖出去,就会损失三、四千元。”杨旗说:“咱们的黄蜡是出口商品,质量好坏关系着国家的信誉。我们即使少赚他几千元钱,也不能往国家脸上抹黑!”在他的教育下,质检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20多年来出口的蜂蜡没有一块不合格的。厦门进出口公司赞誉他们的黄蜡“全国第一流!”

       在各项管理中,杨旗追求务实高效,企业没有漂亮的口号,只有一个信条,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靠这些硬功夫,公司自主研发并投入生产的蜂蜡脱色精制工艺设备,是代表国内蜂蜡行业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颗粒蜂蜡生产线,年产颗粒蜂蜡2000吨,使产品的各方面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杨旗还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巢础的不同规格需求,开发设计出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规格的巢础机械。公司还通过了ISO 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 2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拿到了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2015年,杨旗在完成生产型内销到贸易型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投资在位于郑许公路的佛尔湖镇蜂产品工业园区兴建了占地4万平方米新厂,把企业更名为市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制定了“以科技为先导,以资源为依托、以顾客关注为焦点,以市场为中心、以管理为载体、以质量求生存、以回报社会为已任”的经营理念和“诚信经营,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并通过“互联网+”销售模式,迅速把产品推向国际舞台。目前,他的企业拥有3条蜂蜡生产线,年总加工能力达5000吨,生产的蜂蜡系列、蜂花粉系列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蜂蜡、花粉2000多吨。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重人才,真心关爱职工

       “自然资源本身不增值,是人使它增值,所以,要想使自然资源实现更大更快的增值,前提必须是人力资本实现增值”。这是杨旗对于产品增值与人力资源关系的理解,也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杨旗对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及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他所在的企业,无不体现了这一主导思想。首先是确立正确的对待人才的理念,即“尊重人、理解人、崇尚人”。在企业中,他多次强调,引进人才不能是“叶公好龙”,即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必须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才能梧桐引凤,千里迎贤。他多次亲赴招聘现场,与应聘的大学生交流,到大学演讲、作报告。在他的指导思想下,近5年来,他的企业共引进大学生30多人,这为企业积淀了大量人才和技术力量,为企业长远发展植入了后劲。目前,公司160名员工中,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才达46人。

        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对年轻人要“给舞台、给机会、给任务、给考核”,把大量年轻的大学生放到技术含量较高的新项目当中,让其学习锻炼。他特别重视员工培训工作,组织员工参加长葛和许昌市举办的文化培训和研讨交流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每年拿出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培训基金,使全员获得充电的机会。现如今,跟随杨旗工作而成长起来的年轻大学生已不计其数,并逐渐在多家企业承担起基层甚至中层骨干的重任。

       杨旗前瞻性的选拔、培养人才的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学会善待。”杨旗说,只有真心真意、竭尽全力把企业内部的“上帝”“服侍”好,这些“上帝”才可能同心同德,与你一起“服侍”好企业外部的“上帝”。为此,杨旗对职工关心倍至,亲如骨肉。为方便职工生活,公司新建了职工餐厅和职工宿舍楼,职工工资,他按月及时发放。公司还定期为职工发放毛巾、洗衣粉,每逢仲秋节、春节,公司都为职工安排一定的福利品。职工家庭有困难或发生纠纷,杨旗都要亲自看望或解决问题。正是杨旗自身以榜样作用和他对职工无私的爱,使企业增强了凝聚力、同心力,职工增强了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从而确保了企业的生产质量,使企业日趋兴旺。


(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杨旗“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周黄蜡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匾牌)

尽所能,担当社会责任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杨旗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他为了自己执著追求的事业,为了全厂职工,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使公司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赞誉,企业先后荣获国家“企业信任评价AAA级信用企业”、“蜂产品企业标准化生产优秀厂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省重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许昌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许昌市出口先进企业、许昌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许昌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长葛市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出口“三快”企业、先进企业、纳税大户、环保园林式企业;他本人也先后获长葛市民营企业家、优秀经理、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还被选举为长葛市市蜂业协会会长,长葛市第12届、13届、14届、15届连续四届人大代表。

        2010年,大周黄蜡传统加工技艺被列入许昌市非遗保护项目;2012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旗还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大周黄蜡制作技艺传承人。


(长葛市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获得的部分荣誉)

      “把企业做大做强,是企业的第一目标,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和光荣,回报社会,造福于民,是企业的最大情怀。”杨旗说:“公司有今天,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无私帮助和厚爱,忘掉群众就是忘本。”真实、真诚、真情,句句掷地有声,袒露出一个企业家造福一方的胸襟。20多年来,杨旗一直怀揣感恩之心,致富思源,努力回报社会。他除积极踊跃缴纳税金,安置160人进厂做工外,积极参与扶贫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在贫困村建学校,修道路;出资10万元为本村修路,捐资2万元支持抗震救灾。去年10月16日,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作为该市蜂业协会会长的杨旗带领该市颐恒健、长兴、福美、卓宇、杰利、维康等7家蜂产品龙头企业与后河镇的三角王、山孔等7个村结成帮扶对子,在为村里贫困群众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的同时,每季度分别为村里“爱心超市”捐赠2000元物资,受到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长葛市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获得的部分荣誉)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面对成绩,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周黄蜡”传承人杨旗并不满足,最近,他又重新规划了企业新的发展蓝图,决心带领“颐恒健”全体员工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不懈的拼搏进取,使黄蜡制作技艺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以传承。使颐恒健蜂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一流的企业,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展示“颐恒健”人的良好形象。(文/赵永强 孟金吾 赵菁菁

编辑:唐小勇


 

Copyright © 2023 政商参考网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