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工作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  »  融合经济
“菜园+餐饮+文旅”,升级田园经济,重构“从田间到餐桌”故事闭环
时间:2025-07-11来源:巅峰智业 阅读:10

当城市人对“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饮食需求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相遇,“菜园+餐饮+文旅”模式正成为激活田园经济的新密码。这一模式不仅重构了传统农业的价值链条,更以沉浸式体验为纽带,让消费者在耕种、采摘、烹饪的全流程中感受土地的温度。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将农旅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7.07亿,同比增长8.9%;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菜园+餐饮+文旅”文旅融合在田园经济中的实际运用,将土地的馈赠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生活方式革命,正在成为乡村产业的破圈者。



“菜园+餐饮+文旅”融合

路径可行性探析


菜园餐厅与文旅项目的链接方式


菜园餐厅与文旅项目的深度融合可以从主题定位、空间规划和活动策划三个维度实现。


在主题定位方面,菜园餐厅应与文旅项目的整体主题相呼应,形成协同效应。如历史文化类景区可打造“古法农耕”主题餐厅,滨海度假区则可发展“海洋生态”特色菜园,通过主题一致性强化项目整体吸引力。


空间规划上,菜园餐厅应突破传统餐饮场所局限,与文旅项目的其他功能区域有机串联。理想状态是将餐厅、菜园、加工区、体验区等空间科学布局,形成完整的参观动线。例如,游客可以从种植区开始体验,经过采摘环节,最后到达用餐区,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叙事链条。


活动策划是增强粘性的关键。菜园餐厅可结合文旅项目的节庆活动、教育项目和季节性特色,设计系列参与性活动。春季播种节、秋季丰收祭、周末农夫市集等定期活动能有效吸引回头客;与学校合作的食农教育课程则可拓展稳定的团体客源。这些活动不仅增加营收渠道,更能培养忠实的消费社群。


业态植入与产品创新策略


要实现菜园餐厅的爆火与持续盈利,必须在业态组合和产品设计上进行创新突破。首先,建议开发“餐饮+”复合业态,如结合亲子乐园的“小小农夫”体验区、融入手作工坊的“美食DIY”空间、搭配养生SPA的“蔬果美容”项目等。这种业态组合能显著延长顾客停留时间,提高人均消费额。


在产品层面,可推出系列特色商品与服务。基于餐厅自产食材开发伴手礼套装,如有机调味料、特色酱料、干货组合等;设计“从种子到菜品”的会员认养计划,让顾客远程参与种植并享受专属收成;开发主题住宿产品,如“星空下的菜园晚餐”、“晨露采摘+早餐”等特色套餐,实现全天候经营。


数字化运营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会员大数据系统,精准分析消费偏好;开发线上商城,延伸销售半径;利用社交媒体打造网红打卡点,通过用户生成内容实现低成本传播。这些数字化手段能有效扩大影响力,降低获客成本。


实现爆火与盈利的运营策略


需要兼顾短期爆红与长期盈利。营销方面,可策划“明星食材发布会”、“主厨餐桌”等事件营销活动,制造话题热度;与美食博主、育儿专家等KOL合作,进行精准种草;设计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打卡点,激发用户自发传播。


服务体验上,应培训员工具备农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双重素养,使其能专业地解答顾客问题并引导参与体验;设计标准化的体验流程,确保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建立即时反馈机制,快速响应顾客需求,持续优化体验细节。


成本控制方面,可采用“预售+预约”模式平衡客流与食材供应;发展在地合作伙伴关系,降低物流成本;实施精细化能源管理,减少浪费;开发季节性限定产品,提高食材利用率。这些措施能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保障合理利润空间。


菜园餐厅作为文旅融合的创新业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业者应把握生态化、体验化、科技化的行业趋势,深度链接文旅项目资源,通过业态创新和产品优化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注重数字化运营和成本控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和深度体验需求的持续增长,菜园餐厅有望成为文旅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亮点业态,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菜园+餐饮+文旅”融合

成功案例


重庆市潼南区


潼南区是“中国西部绿色菜都”,蔬菜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年产量近230万吨,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超160个。太安镇罐坝村蔬菜博览中心采用“立柱栽培”“管道栽培”等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太空南瓜、奶油生菜等 50 余种特色蔬菜,每年吸引近10万游客参观品鉴。潼南区推广“稻鸭共生”“鱼菜共生”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同时,全区建设20万吨产地冷藏能力,推动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确保农产品新鲜度。


潼南区还设立“虾王争霸赛”节庆,举办钓虾王、剥虾王等比赛,以及万人畅享小龙虾活动,带动周边餐饮消费增长27.3%。依托西南第一锦鲤基地、全国鳜鱼繁育基地,举办专业赛事,吸引全国钓友参与,提升休闲渔业知名度。


同时,潼南区将重庆火锅与本地鲜蔬结合,推出“潼南蔬菜宴”。石斛苗、田七苗、红甜菜等生态蔬菜被摆上餐桌,搭配红油锅底,兼具养生与美味。太安镇某餐厅的“稻田鸭汤”选用农场散养麻鸭,搭配自产菌菇,汤鲜味美,成为游客必点菜品。此外,柠檬产业延伸出柠檬饮品、柠檬蜜饯等特色餐饮,例如柠檬书院的柠檬主题咖啡厅,提供柠檬茶、柠檬蛋糕等创意美食。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


旧时天气转暖,海宁乡间素有“烧野饭”的传统。村民们用咸肉、时令蔬菜等食材焖煮米饭,在田间地头共享美味。而今,这一传统逐渐从家庭传统转变为集体休闲项目,成为乡村旅游的“流量密码”。


如今,打开社交媒体,海宁各镇街的农庄、农场打卡照刷屏朋友圈。商家看准商机,纷纷推出“烧野饭体验套餐”,提供灶台、食材和场地租赁服务,满足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例如,有商户推出“野饭+农耕研学”项目,瞄准学生和家长群体;也有商家主打“野饭+有机食品”组合,主推新鲜健康的饮食;还有商家宣传“野饭+赏花”体验,结合当地特色花卉种植打造沉浸式场景。


广东省头堡村


截至目前,头堡村共有11家农家乐及休闲农庄,以原生态的就餐环境新鲜的乡村食材,吸引不少博主和食客前来“寻味”。


一边是古色古香的乡村公园,一边是临河而建的农家乐,中间还有横穿而过的涉水步道,市民游客不仅能戏水游玩,还可以品尝农家风味的美食。


“菜园+餐饮+文旅”模式的魅力在于它既是生态循环的闭环,也是情感共鸣的磁场。这种模式不仅为乡村注入经济活力,更在城市化浪潮中守护着农耕文明的根脉。未来,随着数字化赋能与体验创新的深化,这片“会讲故事的菜园”或将成为连接城乡、治愈心灵的新生态地标,让每一个走进田园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来源:巅峰智业

 

主办单位:湖南融合经济促进中心   协办单位:湖南省兴湘产业经济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25 政商参考网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6011591号-1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