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张名片”到“三张牌”:湖南文旅实力与创新的万亿之路
2024年,湖南旅游总花费突破万亿大关,旅游业成为湖南第六个万亿产业。从张家界“悬浮山”的全球惊艳,到长沙夜市凌晨的热闹喧嚣;从马王堆文创产品的爆火,到红色研学热潮的持续升温,湖南文旅以“守魂”与“出新”的双向奔赴,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副省长蒋涤非在接受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时提到“只有守得住历史的魂,才能文化底蕴与资源禀赋
赋能“融合”新赛道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对湖湘文化进行全新定位和精辟阐述,他指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湖南文旅的“硬核实力”,源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湖南正用“五张名片”为文旅发展铺就了底色;张家界的奇秀山水、韶山的经典红色、长沙的都市休闲、南岳的历史文化、城头山的农耕文明。这些“名片”不仅展示了湖南文旅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更是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红色基因的年轻化表达,则是湖南文旅的另一大亮点。韶山通过“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每年吸引数十万中小学生走进红色故里;《问苍茫》《恰同学少年》等红色剧目与“音乐思政课”相结合,让革命故事融入当代青年语境 。这种“历史可触摸、传统更鲜活”的创新,让红色文化成为流量密码。
创新营销与城市烟火
激活“流量”新引擎
在文化底蕴之上,湖南文旅以“内容即流量”的传播法则,打造出独特的都市文化IP。长沙的“永不打烊”夜经济,正是这一策略的集中体现。城市优质服务与品牌塑造是长沙夜经济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棚户区改造、商业街区升级长沙构建了“一江两岸、多商圈”的消费格局,凌晨仍车水马龙的烟火气成为城市标签。从“想你的风吹到长沙”网红路牌,到抖音破百亿播放量的夜市打卡,长沙深谙年轻群体的传播逻辑,将市井文化与潮流元素融合,实现了从“网红“到“长红”,让“流量”变“留量”。
科技助力与文化活化
构建“未来”新场景
在守正创新中,湖南文旅以科技之力激活千年文脉,探索文旅融合新范式。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湖南博物院通过马王堆动态复原展“一念·辛追梦”,运用全息投影、数字复原技术,让沉睡千年的辛追夫人“穿越”时空与观众对话。这种“古今对话”不仅创造了沉浸式体验场景,更带动文创产品热销,让“把文物带回家”成为可能。
“办会兴城”的全域联动效应。自2022年首届旅发大会举办以来,湖南以“一城办会”撬动全域发展,通过赛事、演艺、节会等形式持续制造流量。各地市积极举办,通过举办系列活动,不仅展示了本地丰富的文旅资源,还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形象提升以及文旅产业的全面发展。此外,从“厂BA”篮球联赛到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湖南正以“月月有活动、场场都精彩”的模式构建起了全城文体生态圈。
湖南文旅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本质上是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辩证统一。从“五张名片”的资源挖掘,到“三张牌”的精准营销;从红色文化的年轻化表达,到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湖南始终在“守魂”与“出新”中寻找平衡。未来,随着“办会兴城、流量破圈、文化活化”的特色路径越走越宽,湖南文能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绘就新时代的”潇湘图”。
文章转载自:【湖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