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波 / 推动浏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浏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浏阳河穿城而过,是世界闻名的花炮之乡,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浏阳市围绕争当“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目标,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抓好园区、片区、镇域、文旅“四大经济”,努力推动浏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大园区经济 澎湃县域经济主引擎
园区是县域发展主阵地,是增强县域实力的战略平台。浏阳紧扣“五好园区”建设,优化拓展“1+3+N”园区(基地)发展格局,以浏阳经开区为龙头,以省级农科园、镇头环科园、湘赣合作产业园(大瑶花炮产业基地)为支撑,做强若干乡镇工业集聚区,以园区经济带动县域经济。浏阳经开区鸟瞰图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打造企业礼遇好、办事体验好、承诺兑现好、法治保障好、政企交往好、综合效应好的“六好”营商环境,以全域“挂图作战”,力促湘商回归、校友回浏、项目回投,实现大项目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2024年以来,启愈生物、诠视科技等189个项目落子浏阳,深圳惠科股份加码投资90亿元的“惠科长沙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用时不到1个月。
建强区域科创中心。以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牵引,发挥园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作用,实施“全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创成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增至780家、217家。浏阳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获“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24最具生物制造创新力奖”;创新推出的“科技副总”专项计划,已选派28名高校专家教授到企业“就职”,力促“科技副总”创新力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做优片区经济 锻造县域经济增长极
片区是县域发展的增长极,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意义重大。浏阳立足辖区28个乡镇根据区位和产业发展,约定俗成划分的东、南、西、北四个片区,进一步明晰定位,激活资源禀赋,持续放大片区优势。东区乡镇做好山水文章。用好大围山、浏阳河等山水资源,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施片区“品质升级工程”,全面提升景区品质、民宿品牌、浏阳特产品味,打造“优品浏东”。全市形成以东区为示范的民宿产业高地,民宿数量超过1000家,五星级旅游民宿7个,居全省第一,“围山云起”成为长沙市第一家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西区乡镇打造块状经济走廊。抢抓长株潭一体化契机,以智能制造、油茶、花木、职教为重点,突出相对集中和错位发展并存,打造块状经济走廊。片区核心环科园吸引了爱达智能、润宇塑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产值达80亿元;浏阳国际花木城一期建成,“买中部、卖中部”市场平台初步构成,花木产业带动就业10万余人;落户浏阳河职教园(产教融合示范区)的湖南护理学校已打造为湖南省纯医卫类职校发展样板。
北区乡镇做好配套经济。立足金阳新区,服务浏阳经开区,大力发展配套经济,推动家居建材、医药康养、规模农业等连片联动发展。全市家居建材已形成以北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底,共有规上企业131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过140亿元。
做强镇域经济 厚植县域经济支撑点
镇域是县域发展的支撑点,在促进城乡融合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浏阳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因地制宜发展镇域经济。提升“镇规划”。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深化“多规合一”,创新实施“市镇同步、镇村一体”规划编制模式,找准产业方向,加快创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市)”。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设美丽宜居村庄608个、示范片6个,“千万工程”的浏阳实践入选湖南首批十大乡村振兴典型。
塑造“镇品牌”。依托特色小镇做强产业,打造大瑶“花炮小镇”、文家市“红色文旅小镇”、柏加“花木小镇”、社港“正骨医药小镇”等4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社港镇骨伤科医院年门诊量超过50万人次,从偏远山区的乡镇卫生院发展成辐射湘赣地区的“超级乡镇医院”;沿溪蔬菜、官渡嗍螺、沙市楼梯、葛家鸡肠子辣椒等乡镇品牌,正从乡土风物变成“共富密码”。2024年,浏阳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8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3;永安镇推动工业产业和乡村振兴齐头并进,跃居全国百强镇第68位。
推出“镇政策”。坚持“无改革不浏阳”,持续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全国试点,探索实行“定量不定点”供地等政策,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目前,全市盘活闲置农房2100余宗,为村集体和农民增收8180万元;永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
做活文旅经济 引领县域经济新浪潮
文旅是县域经济的引爆力,可以有效激发经济活力。浏阳聚焦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两个融合”,以重点突破带动文旅产业整体提升。构建新格局。用好“浏阳河、浏阳烟花”两个国际IP,全力构建“一轴串联、两翼齐飞”(即以浏阳河为主轴,以“两山”生态板块和“两馆”红色旅游为侧翼)的全域旅游格局,推动浏阳从世界花炮制造中心蝶变为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
打造引流点。高水平办好国际花炮文化节,精心打造“天空剧院”,持续举办沉浸式“周末焰火秀”,现象级文旅爆款频出,“一河诗画,满城烟花”城市形象持续点亮。其中,“周末焰火秀”等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吸引游客500多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90%以上,拉动消费超150亿元。浏阳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第四位。
带动全域热。坚持“文旅+”,加强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浏阳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深度拓展“看浪漫烟花、观精彩赛事、品地道蒸菜、悟红色精神、住精品民宿”的文旅消费全链条,不断丰富文旅消费业态和场景,加快创成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超过4200万,旅游总收入超过450亿元。
来源:新华社瞭望
封面图片来源:浏阳党建